青岛理工大学学子引领海水养殖绿色转型助力养殖户降本增效
来源:开云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5-04-16 04:26:59
在国家号召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水产养殖助力之际,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的泓碧水处理实践团积极做出响应,携手青岛市城阳区河套街道开启了一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由博士研究生高原带队,成员阵容强大,涵盖3名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以及多名本科生,致力于海参养殖废水净化处理的技术创新与科普服务,帮助养殖户实现降本增效,推动海洋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河套街道,海参养殖一直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总养殖面积超过300亩,但传统的养殖方式却带来了困扰。养殖户们依赖“海水直换”的模式调控水质,虽然这样子就能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稀释池水中的污染物,如氨氮和亚硝态氮。但这种方式的弊端也相当明显:首先,频繁的换水操作耗电量巨大,直接推高了养殖成本;其次,直排废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则对近海生态环境提出了潜在威胁。因此,提升水质、降低排放及实现“少换水”成为养殖户与环保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难题,泓碧水处理实践团发挥了青岛理工大学的环境学科技术优势,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治理方案,具体为“精准曝气+生物强化”的协同治理模式。通过对现有曝气系统来进行技术改造,优化曝气头的布局,采用高效增氧技术来提升水体内的溶解氧含量,促进了污染物的降解。而通过团队自主研发的“土著生物膜原位富集技术”,逐渐增强了池内氮的循环效率,减少了氨氮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聚集。 实践期间,团队深入海参养殖车间,搭建线上答疑平台,以形成长效的技术上的支持与资金帮扶机制。据悉,改造完成后,养殖池的换水频率将从每周3-4次大幅度降低至每月1-2次,电费支出将降低超过60%,而出水的水质将符合《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这一过程不但为养殖户节省成本,更为其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践过程中,泓碧水处理实践团已在相关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形成十余项专利技术和5项软件著作权,并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等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十余篇论文,这些都为水产养殖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未来的合作中,泓碧水处理实践团与河套街道重点海参养殖基地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根据协议,团队将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分阶段推进养殖池曝气设备的改造工程,并对水质指标及海参长期生长数据来进行监测,形成“技术优化-效果评估-模式推广”的闭环管理体系。同时,双方还将合作共建青岛理工大学的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践基地和绿色水产养殖技术示范基地,提供科学研究、学生实习及行业培训的坚实平台。 团队指导教师表示,此次合作的落成,不仅为当地养殖户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样板,并且对青岛市“海洋名城”的建设以及水产养殖行业低碳转型具有深远影响。这一创新的合作模式标志着高校的科研成果在实际养殖领域的深度应用,为胶州湾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全新的发展范式。青岛理工大学通过科技服务社会的崭新路径,将继续引领海水养殖业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与生态效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版权所有@ 开云怎么样 苏ICP备07505803号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溪镇镇北路36号 211300
固城湖螃蟹授权咨询电话:025-57303372 信息中心电话:025-57312761
在线联系QQ: 56923097 电子信箱:56923097@qq.com